ayx账号:化妆品成分合规性:这些“常见成分”可能被海关拦截

来源:ayx账号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03 15:52:23

ayx真人:

  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们聊了清关流程、中文标签、批件与备案等基础问题,但很多进口商反馈:“明明单证齐全、标签合规,为什么海关还是扣货了?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——

  中国对化妆品成分的监管很严格,尤其是对防腐剂、色素、功能效果成分的限量和应用限制范围有明确规定。今天我们就梳理那些“看似常见但在国内受限”的成分,帮你从源头规避清关风险。

  根据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2015版,最新修订中),化妆品使用的所有成分一定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,包括:禁用成分(绝对不允许添加)、限用成分(允许添加但浓度/条件有限制)、准用成分(可正常使用但需标注)。如果产品成分违反这些规定,海关会直接判定为“不合格”,轻则要求退运/销毁,重则影响企业信用。

  举个例子:某欧洲品牌进口一款保湿面霜,配方中添加了“羟基苯甲酸异丙酯”(一种防腐剂),但该成分在中国属于“限用防腐剂”,且最大允许浓度为0.1%——而该产品实际含量为0.15%,最终因超标被海关拦截。

  1. 禁用成分:一定不可以碰的“红线”中国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部分可能危害健康的成分,常见的有:

  抗生素类(如氯霉素、甲硝唑):曾有进口祛痘产品因添加“氯霉素”被检出,属于禁用药物成分;

  激素类(如糖皮质激素:、氢化可的松):部分宣称“快速祛斑”的产品可能违规添加激素,经常使用会导致皮肤依赖;

  汞、铅等重金属超标:虽然化妆品允许微量重金属存在(如汞≤1mg/kg),但部分美白产品可能违规添加过量汞(宣称“快速美白”)。

  2. 限用成分:浓度/条件不符合部分成分允许使用,但对浓度、使用范围或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有严格限制,例如:

  防腐剂:如“甲基异噻唑啉酮(MIT)”在中国仅允许用于淋洗类产品(如洗发水),且最大浓度为0.01%;若用于驻留类产品(如面霜、精华),或浓度超过限制,即属违规;

  着色剂(色素):如“CI 19140(黄色素)”需标注具体编号,且部分色素禁止用于唇部产品;

  酒精(乙醇):高浓度酒精(如>30%)在某些儿童化妆品中可能被限制使用。

  3. 未批准的宣称成分:功效与成分不匹配如果产品标签宣称“含某稀缺植物提取物(如深海藻类、稀有花卉)具有抗衰功效”,但成分表中未明确标注该提取物的具体名称及含量,或该成分未在中国备案允许使用,海关可能要求补充证明文件(如原料来源、安全性评估报告)。

  1. 提前核查成分表进口商在采购前,务必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“产品成分表”(需包含所有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及比例),并对照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核对。不确定的成分可咨询专业报关行或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(如SGS、华测),确认是不是满足国内标准。

  2. 关注特殊功能效果成分如果产品宣称“美白”“抗氧化”等功能,相关成分(如传明酸、维生素C衍生物)需格外的注意浓度限制——例如,传明酸作为美白成分,在中国允许使用但需标注具体含量(通常不超过3%)。

  3. 选择合规供应商优先选择有中国进口经验的海外品牌或工厂(他们通常了解国内成分要求),避免采购来源不明的“网红小众产品”(这类产品可能为迎合国外市场添加了国内禁用成分)。

  无论哪一种方式,都会产生额外成本(退运费可能高达货值的20%-30%,销毁费按重量计算),且影响后续清关信誉。

  化妆品成分是清关的“隐形关卡”——单证齐全≠成分合规。进口商务必从采购源头把控成分风险,提前核查禁用/限用成分,避免因小失大。下一篇我们将聊聊“化妆品包装与运输的清关细节”,比如外包装标签、木箱熏蒸等问题,帮你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通关障碍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快餐界“大秘密”即将揭晓!肯德基非洲分公司宣布:保密54年的炸鸡配方8日公开

  大局已定!10月起天津将全方面爆发!拆迁、涨工资、市内“胖东来”、新地铁···全是大实事!

  JK罗琳千字长文开撕“赫敏”艾玛·沃森示好!讽她挺跨性别言论无知假惺惺:你没资格代表《哈利·波特》!

  香港一8岁印度女童偷偷带走邻居家两个孩子,11月大的女婴被其两次推倒,拽起后再摔?孩子脸着地大哭

  青岛楼市迅雷不及掩耳,青岛待售二手房从115246套变成了115155套

  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,宝钢股份原副总胡宏被“双开”!曾多次收受奢侈品包、手机、海鲜,携家人接受旅游安排

2016-2021年中國變速箱油底殼墊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远景研讨報告

 

甘肃经济信息网